計畫緣起
- 此一與數位社群對話進而合作之公私協力模式在台灣公共部門並非常見,其實很多資料都是政府部門既有的,但是鮮有從資料支援決策、公共溝通與綜效加值的角度整理之,或少有「因樂於分享而能邀請民間想像力與生產力參與公共計畫」的角度規劃資料庫,所以民間無法輕易取得及使用這些資料,甚至河川管理單位也未必能很快速地找出這些資料來支援決策。故有了與數位社群合作的動力,並經過後續協力會議與盤點而進一步邀請wikidata的加入,協助將河川編碼,解決不同條溪卻有相同名稱的問題。
- 另水利署第二河川分署察覺對轄區內河川資料庫以「更符合社群需求之格式」來建立、累積與表現之日漸重要性,並藉有效且可公開之資料庫以助公共溝通、決策支援與治理議程發動等綜效,確信資料公開與分享是回應台灣社會變遷與資訊時代的必要準備。期待與LASS參與公共事務之理念相符,因此在接觸後很短時間內即形成協作夥伴關係並至今日,相關協作持續深入發展。